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  >   法规司  >  执法监督

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典型经验

日期:2020-04-03 作者: 来源:农业农村部法规司 【字号: 打印本页

加强五化建设

推动农业综合执法工作深入开展

河北省迁安市农业农村局

 

河北省迁安市农业农村局坚守执法为民、服务三农宗旨,加强五化建设,全面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动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深入开展。

党建引领规范化。坚持党对执法工作的领导,成立以局党组书记为组长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将执法改革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多次专题研究改革工作。厘清执法职能任务,将分散在各科室站所的行政处罚,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职能全部剥离,整合组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以农业农村局名义统一执法,保证了执法职能集中行使、执法机构规范设置。

队伍打造正规化。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执法队伍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统一执法服装,健全管理制度,加强队容风纪建设;坚持从严治队,改进队伍作风,规范日常养成,强化执法监督,实现执法流程规范、执法用语文明,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树立良好执法形象。

装备配备现代化。完善基础装备、取证设备、应急专用设备等装备,配备了2台农产品分析仪、10台相机、14个录音笔、4部执法通设备、26部执法记录仪、6台对讲机、2台无人机、1套执法问询监控设备、4辆执法车,促进了农业执法高效、有序开展。

行政执法制度化。建立了协调联动、信息反馈、快速反应、事故处理四大长效机制,健全完善了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追究、执法行为、重大案件集体讨论等36项制度,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明确执法行为准则,为依法履行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相关行政检查等行为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法治教育常态化。在执法大队院内设置普法宣传墙,定期更新内容,以便群众了解最新法律常识;通过在市人民广场开设涉农法律宣传专栏,利用集市发放宣传资料,依托电视、网络、微信等现代媒体手段,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有效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深化改革  绿剑护农

努力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法保障

山西省长子县农业农村局

 

山西省长子县农业农村局坚持依法治农、依法兴农、依法护农,不断提升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水平,努力为全县农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改革推进快,整合职能构建新体系。按照中央关于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要求,长子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于20193月组建完成,事业单位副科建制,编制16名,内设办公室、农业执法、畜牧执法3个科室,以农业农村局的名义统一执法,实现了县域农业农村领域一支队伍管执法。同时,9名党员成立了执法队党小组,以党建引领执法工作提质增效,率先在全市构建起权责明晰、上下贯通、指挥顺畅、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

建设标准高,软硬并举全面规范化。一手抓软件优化,促进执法能力提升。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法治工作,全力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自由裁量权基准等22项制度,健全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信用监管、横向+纵向检打联动等监管执法机制,在执法实践中成效显著。优化人员配置,大学、研究生学历比例逐年提高,法律专业人才日益增加,全员均持证执法,高素质复合型队伍的执法优势突显。一手抓硬件建设,强化行政执法保障。10万元执法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改扩建办公室4间、会议室1间、罚没物品仓库1间,人均办公面积约4平方米;全员配备电脑、执法记录仪、执法通APP,现有执法车3辆,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打(复)印机等设备30余台(套),有力保障了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工作方式新,执法效能迈上新台阶。创新“1+X”培训学习法,外出培训学习的人员,要在队内为全体人员集中授课,在倒逼个人学习提高的同时实现培训全覆盖。建立乡镇执法监管机制,发挥娘家人优势,与已经划归乡镇管理的农业、畜牧基层站所人员建立协同工作机制,让乡村两级成为执法办案的千里眼”“顺风耳,为县级综合执法提供强大助力。加强劝导示范和激励引导,借鉴枫桥经验建设矛调中心,着力化解基层不构成违法行为的家务事,减少强制执法。出台农药包装、废旧地膜等农业废弃物回收补贴政策,提高群众参与科学处置废弃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多措并举 全面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工作

  浙江省台州市农业农村局

 

浙江省台州市农业农村局立足实际,创新思路,采取多种举措着力推进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提升农业执法水平,为加快推进全市农业农村法治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三创三提,全面推进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一是示范创建、提高领导力。加强党对执法工作的领导,成立创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领导小组,将农业农村法治建设列为市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全面推进法治农业建设工作。二是机制创优、提高执行力。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各项制度,全过程规范执法行为。三是方法创新、提升战斗力。依托绿剑系列集中执法行动和各类专项行动,灵活采取检打联动、突击检查、明查暗访、交叉检查、顺查倒查、上下联查、横向协查等有效手段,严厉打击农资市场不法行为。

三破三立,切实提升农业综合执法水平。一是破除惯性思维,树立农业综合执法理念。改变分散、多头执法思维,高质量完成农业综合执法体系改革任务,整合三区执法力量组建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以市农业农村局名义统一执法,理顺了行政处罚职能、厘清了农业执法边界、提高了农业执法效率。二是破除畏难情绪,树立敢为人先创业理念。破除部分执法机构存在的大要案办理信心缺乏、新型违法行为调查取证方法不足和老好人主义观念,实现各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大要案查处全覆盖、农产品执法案由全开展、新型违法行为全突破三是破除安逸思想,树立强队伍提能力理念。破除自满自足、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守成思想,每年组织一次以上农业执法实务培训,每三年举办一次农业执法技能比武,每四年汇编一次农业综合执法优秀调研文章,培养出全省农业执法十佳绿剑卫士”3名,省部级优秀案卷33个,并在全省农业执法大比武中两次荣获团体第二名的佳绩。

    “三建三强,始终保持绿剑护农高压打击态势。一是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强化部门协作在全省最早成立农资打假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农资打假工作,市局连续12年牵头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多部门联合执法已经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二是建立三安联动机制,强化行刑衔接。发挥食安、农安、公安三安联动机制,推进监管、执法、监测、信息等资源共享与合作,实现无缝衔接,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三是建立联动执法机制,强化案件查办。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县际交叉检查行动,有效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落后观念,近十年来全市共查办各类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案件2604起,其中通过联动执法机制查处案件占到了所有案源的20%以上,已经形成了一地发现、多地协查、上下联动的良好执法局面。

 

 

抓改革  促活力

  福建省长汀县农业农村局

 

福建省长汀县农业农村局秉承公正执法、执法为农理念,以改革的思路、改革的方式,突破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短板

聚焦精准化改革,迅速构建新体系。按照中央关于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要求,精准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20193月组建完成副科级的长汀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编制35名,综合行使畜牧兽医、饲料兽药、畜禽屠宰、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农产品质量安全、渔业等行政处罚以及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职能。同时,突出党建引领,大队共有党员21名,带头讲规矩、强作风、勇担当、敢作为,大大提高了农业执法队伍的凝聚力、组织力和战斗力。

聚焦规范化建设,全力搭建新平台一是抓制度建设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投诉举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并建立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二是抓基础保障。大队有办公室8间,执法车辆1辆,执法取证设备、日常办公设备充足,相关经费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三是抓法治建设。成立农业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行政审批、日常监督检查、执法办案工作中,开展以案释法和法治 三下乡活动,推动法治建设下乡、进村、入户。

聚焦常态化执法,工作取得新成效有案必查,一般程序违法案件办案数量位居全省前列。2018年以来共查处各类案件411起,累计罚没金额173.1785万元。其中,2018年查处的不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农药案,在全省率先对农产品生产主体超范围使用农药进行行政处罚;2019年查处的不执行农药采购台账、销售台账制度案,是《农药管理条例》新修订后全省第一个对农药经营主体进行处罚并吊证的案件。同时,积极构建互联网+”农资监管平台,对全县449家农资经营企业全面实施来源追溯、去向追踪、违法严惩闭环监管,实时动态监控。

 


 

全面深化改革 着力强化执法  

江西省萍乡市农业农村局

 

江西省萍乡市农业农村局严格按照中央、省有关精神和要求,深入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整合执法职能,加快构建符合萍乡实际的权责明晰、上下贯通、指挥顺畅、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

执法改革拔得全省头筹。一是高度重视,高质量出台改革方案。及时提请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改革工作协调会,及时印发《全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二是严谨把关,高水平厘清执法职责。多次商请市委编办对执法职责进行反复研究、推敲,特别是农机、渔船管理、野生动物保护等与相关部门存在职能交叉的领域进行了仔细甄别、厘清,形成了职权全面具体、界线清晰明确的农业综合执法职责,并在全省率先印发三定规定。三是加速组建,高效率承接法定职责。局党委秉持正确用人导向,本着打造专业执法队伍的改革要求,积极向市委推荐执法经验丰富、执法能力突出的原副支队长担任新支队领头人,让专业人才做专业的事。

执法规范建设卓有成效。一是统筹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普法工作,大力推进农业法治建设。支队1名同志201912月份获得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和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个人。二是进一步完善自主创设的业务主管制、综合执法内审制,在全省率先出台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网上办案审核审批办法,有效提高监督审核效果,规范文书语言表述和执法行为,办案水平和案件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威信和社会影响日益提三是农资溯源查处落到实处。对执法中发现的假劣农资线索,深挖源头,摸清假劣农资生产经营链条,实施溯源打击。2019年成功办结农资大要案3起,其中1起获全省农业行政处罚优秀案卷,对农资市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震慑作用,有效保障了农资市场正常秩序。   


 

绿剑护民保安全  助力三农促发展

山东省郓城县农业农村局

 

山东省郓城县农业农村局以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以公正执法和维护农民权益为重点,勇担职责使命,全力亮剑护农,取得了显著成效。

落实三个到位,增强执法成效。一是综合改革到位。全面整合畜牧、水产、水务、林业、农机等行政执法职能,组建郓城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将编制、人员、职能全部划入。核定编制45人,内设机构健全,切实强化了职能,壮大了队伍。二是法治意识到位。成立了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法治工作,制定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计划,每年对全体执法人员开展业务轮训,对农资经营人员培训2次以上,定期举办农业普法宣传,进一步增强了执法能力,提高了经营者与广大农民的法治意识。三是制度装备到位。在坚持三项制度的基础上,完善了《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投诉举报制度》等28项规章制度;加强执法硬件设施,健全了科室设置,投入400余万元购置执法执勤车4辆、快速检测车1以及摄录机、便携式电脑、速测速检等硬核设备80余件,做到了执法有利剑、办案成效显。

力促两个规范,提高执法质量。一是执法规范化。着力推进大队管面、中队管片、队员管格的三级联动网格化监管新体系,农业执法责任到人。将全县划为4个片区,4个中队通过高频巡查、交叉执法,实现了连格成片、以片带面的全方位、立体化农业执法新格局。二是监管规范化。搭建农业智慧监管信息平台,建立县检测中心,全县23个乡镇街区、20个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部建立检测室,690个行政村全部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网点,配备监管员931名,形成了县、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将县域内所有农产品、农业投入品纳入平台管理,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管控。


 

加强三型支队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效能

重庆市九龙坡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重庆市九龙坡区农业农村委紧紧围绕三农中心工作,深入把握法治建设的基、点、线软硬兼施加强法治建设和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聚焦三个到位,筑牢三农法治之基。一是责任担当到位。充分发挥一把手履行第一责任人的作用,法治建设亲力亲为,担任七五普法宣传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包干联系分管科室,全体干部职工抓落实。二是法治宣传到位。全年,组织各类宪法学习8次,3000余人次参加学习,营造尊宪法、学宪法、守宪法、护宪法、用宪法的良好氛围。三是普法惠民到位。开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开展农资打假等宣传活动20余场次,覆盖群众60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

把握三个关键,找准三农法治之点。一是决策依法依规的关键。完善党政议事制度,内设科室负责人、民主党派代表、法律顾问固定列席主任办公会议,确保决策过程公开透明、合法合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发生。二是审批优化便捷的关键。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全年共完成行政许可审批351849件(次)、公共服务事项44件(次),办结率100%三是审查严格严谨的关键。认真执行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开展好审查、清理、报备等工作。制定《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营造涉农领域良好营商环境。全年累计审查各类合同(函)500余件。

推进四化同步,守好三农法治底线。一是执法队伍标准化。整合原有5支农业行政执法机构,组建副处级执法机构九龙坡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编制49。积极打造业务精、肯钻研、能力强的执法队伍,突出执法人员年轻化”“专业化,支队在岗执法人员平均年龄40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占87%,对口专业执法人员占73%二是执法设施现代化。配置执法车6辆,电脑18台,配置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打印机、远焦照相机、执法记录仪、录音笔等现场执法装备,全力保障执法办案需求。三是执法程序规范化。持续开展绿剑护农系列执法活动,规范执法办案程序,以程序公正促进实体公正,办案质量居全市前列。四是执法监管常态化。认真落实农业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定期开展案卷评查工作,以常态化监管倒逼行政执法规范化。

 

 

 

 

 

深化改革 创新机制

不断提升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甘肃省玉门市农业农村局

                                                                                                                                                                                                                                                                                                             

    甘肃省玉门市农业农村局按照中央、省市机构改革工作总体部署要求,整合农业执法职能、创新工作运行机制、健全执法工作制度、着力提升办案成效,在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上做了有效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整合执法范围,强化执法保障。玉门市严格按照中央关于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有关精神要求,整合组建了玉门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于20193月挂牌成立,按照局队合一方式进行机构设置,核定事业编制24以健全执法工作阵地建设为基础,整合执法办公用房9间,配套计算机、打印机、执法仪、执法包、录音笔、执法车辆等必要的办公设施及执法装备,市财政落实执法经费,保障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创新工作机制,推进规范运行。一是梳理执法依据。对分散在农业农村系统与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梳理,编印《玉门市农业法律法规知识选编》,定期组织学习培训,确保所有执法人员学法、懂法、用法,为执法工作规范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二是建立执法清单。全面梳理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领域执法事项,建立玉门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目录,共清理承担执法职能282项。三是健全完善制度。研究制订玉门市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拟定《玉门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实施方案》,推行互联网+监管执法,有效提升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效能。四是规范执法程序。按照新修定的《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研究归纳形成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执法指南和工作流程,编印《玉门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手册》和33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标准文书样式(范本),为执法人员依法开展执法工作提供遵循。 

严查违法案件,维护法律权威。玉门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成立以来,围绕种子、化肥、农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以案件查处为着力点,自机构成立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60余人次,检查农资经营企业和门店425个(次),立案查处违法经营农资案件10起,没收农药35个品种1450瓶,种子139公斤,肥料8吨,罚款6万元,有力地震慑了农业投入品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者,有效规范了农资市场生产经营秩序,维护了农民合法权益,维护了法律权威。